Sg1、开始切割工件即断丝产生原因:
a、进给不稳,开始切入速度太快或电流过大。
b、切割时,工作液没有没有正常喷出。
c、钼丝在贮丝筒上绕丝松紧不一致,造成局部抖丝厉害。
d、导轮及轴承已磨损或导轮轴向及径向跳动大,造成抖丝厉害。
e、线架部挡丝棒没调整好,挡丝位置不合适造成叠丝。
f、工件表面有毛刺,氧化皮或锐边。
排除措施:
a、刚开始切入,速度应稍慢些,而视工件的材料厚薄,渐调整速度至合适位置。
b、排除工作液没有正常喷出的故障。
c、尽量绷紧钼丝,使之消除抖动现象(必要时可调整导轮位置,使钼丝完全落入导轮中间槽内)。
d、如果绷紧钼丝、调整导轮位置效果不明显,则应更换导轮或轴承(导轮和轴承一般3~6个月更换一次)。
e、检查钼丝在挡丝棒位置是否接触或靠向里侧。
f、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氧化皮和锐边等。
2、在切割过程中突然断丝产生原因:
a、贮丝筒换向时断丝的主要原因是,贮丝筒换向时没有切断高频电源,致使钼丝烧断。
b、工件材料热处理不均匀,造成工件变形,夹断钼丝。
c、脉冲电源电参数选择不当。
d、工作液使用不当,太稀或太脏,以及工作液流量太小。
e、导电块或挡丝棒与钼丝接触不好,或已被钼丝割成凹痕,造成卡丝。
f、钼丝质量不好或已霉变发脆。
排除措施:
a、排除贮丝筒换向不切断高频脉冲电源的故障。
b、工件材料要求材质均匀,并经适当热处理,使切割时不易变形,且切割效率高,不易断丝。
c、合理选择脉冲电源电参数。
d、经常保持工作液的清洁,合理配制工作液。
e、调整导电块或挡丝棒位置,必要时可更换导电块或挡丝棒。
f、更换钼丝,切割较厚工件要使用较粗的钼丝加工。
切割过程中突然断丝
原因:
(1)选择电参数不当,电流过大;
(2)进给调节不当,忽快忽慢,开路短路频繁;
(3)工作液使用不当(如错误使用普通机床乳化液),乳化液太稀,使用时间长,太脏;
(4)管道堵塞,工作液流量大减;
(5)导电块未能与钼丝接触或已被钼丝拉出凹痕,造成接触不良;
(6)切割厚件时,间歇过小或使用不适合切厚件的工作液;
(7)脉冲电源削波二极管性能变差,加工中负波较大,使钼丝短时间内损耗加大;
(8)钼丝质量差或保管不善,产生氧化,或上丝时用小铁棒等不恰当工具张丝,使丝产生损伤;
(9)贮丝筒转速太慢,使钼丝在工作区停留时间过长;
(10)切割工件时钼丝直径选择不当。
解决方法:
(1)将脉宽档调小,将间歇档调大,或减少功率管个数;
(2)提高操作水平,进给调节合适,调节进给电位器,使进给稳定;
(3)使用线切割专用工作液;
(4)清洗管道;
(5)更换或将导电块移一个位置;
(6)选择合适的间歇,使用适合厚件切割的工作液;
(7)更换削波二极管;
(8)更换钼丝,使用上丝轮上丝;
(9)合理选择丝速档;
(10)按使用说明书的推荐选择钼丝直径。
你好!
你是在加工什么东西的。
如果程序是回到原点的,可以空放到原点后换好新丝后可以从头开始割或反割,
如果程序不是回到原点的,那只能空放完后反割。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断丝保护功能是KA2小继电器实现的,12V直流电源经上丝架上两个进电块间的钼丝加在KA2上使KA2吸合,一旦两进电块间没有钼丝,KA2就断开。两进电块同时与按扭盘茶待矿术眼按末上的“断丝保护”开关上的一对革往触点并联,“断丝保护”开关就起到是否代替这段钼丝的作用。两进电块间的钼丝或“断丝保护”的开关都起到保证KA2吸合的作钟路底营倒用,KA2的一对常开触点则串在总开关接触器KMI的控制回路内,KA2失电,则KMI断电,切断整机电源。没上钼丝时,“断丝保护“开关就决定了KMI能否调水族耐学滑吸合,当两个进电块被钼丝短路时,“断丝保护”开山团谓养军白振犯丰景章关即使断开,KA2也可吸合,这时如果人为地使钼丝脱离与一个进电块的接触,则整机立即断电。这里应说明一下,因运动着的钼丝与部答川钢愿固定的进电块间的接触不是一个很稳定的连接,进电块上会有火花甚至是KA2误动作的现象。这就调整钼丝在进电块上勒紧的接触程度,做到即有良好的电接触又不至造成过大的阻力。同时进电块与床身间的绝缘和进电块的清洗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为达到断丝保护的灵敏有效,这一部位的调整和保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